說實話,沒想到這個也能成為話題。不止一個網(wǎng)友私信我,說之前的所謂傳感器應該是加油照明燈。這個說法的來源應該就是類似下面的肥電和超蟲的圖。可以看到,照明燈在可收放式受油管根部,隨著加油管展開,自然翻起。殲10B/C的那個設備剛好就在可拆卸式受油管根部附近,估計就是這個原因被認為是照明燈。
對此,個人的看法是:
1)技術上不可行
問題不在于設備本身,而在于它的位置。以10C來說,緊挨著這設備的前方就是迎角傳感器。一旦翻轉(zhuǎn),必然會在周邊形成紊流,對迎角傳感器形成嚴重干擾。大氣數(shù)據(jù)傳感器最怕的就是各類干擾,最典型的就是殲7那種直柄型空速管,加上風標式迎角傳感器和側(cè)滑傳感器,全都支在機頭前面,就是為了避免干擾。所以,如果10C真有這么一個照明燈,那么它放哪都問題不大,唯獨不會放到迎角傳感器后面。
2)適用性
如果只是一個燈具,那么進行簡單的改裝不會有任何問題。但如我們所見,這東西推廣到10B/C、梟龍,中秋,石榴,唯獨不見10A/S加裝。這個從邏輯上說不過去。
3)位置
除了10B/C在受油管根部附近外,其它機型都不在受油管附近。中秋的那是受油管和新設備各自一邊,就沒法說了。石榴的兩側(cè)對稱安裝更無從解釋。
4)超蟲類比
上面的圖片已經(jīng)顯示了超蟲的照明燈位置。那么該機的ADS在哪?看過06年《殲10觀察》的網(wǎng)友應該有印象,里面提到超蟲只有兩個L型空速管和兩個綜合大氣數(shù)據(jù)傳感器。其綜合大氣數(shù)據(jù)傳感器已經(jīng)整合了迎角傳感器,同時由于兩側(cè)對稱安裝,可以通過計算得出側(cè)滑角。類似于石榴,但石榴未完成整合,仍是獨立的風標式迎角傳感器。
F18A,仍是風標式迎角傳感器
F18C,已整合的綜合大氣數(shù)據(jù)傳感器,同時采集靜壓和迎角數(shù)據(jù)
所以,就個人看法而言,仍是ADS的可能性較大。當然,個人才疏學淺,翻車也不止一次了,判斷錯了也不奇怪。大家有興趣可以一起探討。航空小筑本來就是大家交流之所。